沙海绿洲一“线”牵,牵动边疆美好生活
(资料图片)
车轮滚滚,汽笛声声。西起新疆和田市,东联新疆若羌县,一列列钢铁巨龙在两条“绿带”的映衬下,飞驰在和若铁路上。随着和若铁路的开通运营,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正式“闭环”,铁路环线串起的城市乡村,正悄然发生令人欣喜的改变——这样一条便民之路、发展之路、环保之路,正带着乡亲奔向美好的幸福生活。
互联互通,这是一条便民之路。和若铁路开通后,与格库铁路、南疆铁路“牵手”,形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,有效改善新疆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,开通一年来,和若铁路共运送旅客约36万人次,为疆内各族群众走亲访友、求学就医带来极大便利。除此之外,交通的便利让越来越多人坐上火车走进新疆、了解新疆,为满足旅客环游新疆的出行需求,铁路部门推出“环塔之旅·非凡印记”旅游专列,“坐着火车游新疆”已成为游客一览新疆壮美风光、感受各地民俗风情的别样体验。截至6月中旬,国内约1647万人次旅客乘火车在新疆旅游,这条铁路环线,让新疆与内陆的交流互通更加密切,有效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。
生机勃勃,这是一条发展之路。新疆地大物博,各式各样的特产早已蜚声海内外,但较长的距离成为物畅其流的瓶颈,亟需强有力的打破。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形成以来,如同一条贯穿新疆特色产业的“致富走廊”,新疆各种特色农副产品能够以更快速度抵达全国,运输成本大大降低,拉动了沿线特色农副产品、建材、物流等快速发展,为沿线各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,稳稳助推沿线各地迈向乡村振兴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沙海绿洲,这是一条环保之路。“沙漠修铁路,治沙要先行”。面对风沙大、气候干旱等自然困难,和若铁路沿线修建草方格近5000万平方米,种植梭梭、红柳、沙棘等灌木和乔木近1296万株,林带覆盖面积超过11万亩,为“钢铁长龙”披上了一件坚实的绿色外衣,在大漠戈壁中织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。一道道“绿色长廊”镶嵌在沙漠腹地,阻风固沙,为铁路安全运行构筑起绿色屏障的同时,改善了沿线沙尘环境,丝路古道绿植万千,钢铁新桥轮廓初显,大漠之上,一幅绿色生态画卷悄然铺开。
沙海绿洲一“线”牵,牵动的是当地百姓的幸福生活,牵动的是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活力。和若铁路,穿越沙漠,一路向东,载着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幸福未来。(李汇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