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潘玉佩:躬身负重,背上一百五六十斤的患者就走
作为一名临床护士,不仅要熟稔理论知识,更要不断精进技术,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。有这样一批护士,他们始终坚持在工作中“学技术、钻业务、练本领、强素质”,在关键时候以“拼命三郎”之姿担起重任,以更专业、优质的服务护航患者。
3月30日,“武汉市感染防控专项劳动技能竞赛”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。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(原672医院)发热门诊护士长潘玉佩作为洪山区代表队的领队,和两名伙伴一道迎难而上,在30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,成功进入决赛。
【资料图】
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,是不为人知的故事。仅仅在十天之前,春雨路滑让潘玉佩遭遇了一起交通意外。当天出门时,严重的腿痛使得她几乎迈不开步。而接近考场时,她依然咬牙迈出了沉稳的步伐。
潘玉佩。
关键时刻能扛事,潘玉佩不是第一次。医院曾经发生过“微信找人”的事。寒冬的一个深夜,门诊来了数位就医的耄耋老人。处于病态的老人,连轮椅都挪不上去。身高不过1.6、体重仅102斤的潘玉佩,二话不说,弯腰背上一名一百五六十斤的老人就走。来回数趟,一一把他们转送至诊室。这一幕,被一位热心人拍到了。第二天,医院工作群里发布寻人,寻找这位戴着口罩、躬身负重的同仁。急诊科主任拿着图片跟潘玉佩一比,对上了。自此,潘玉佩出圈了,全院职工都知道这位“拼命三郎”。
31岁的潘玉佩是武汉新洲人。从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前,勤奋好学的她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毕业后,她入职672医院。
日前,长江日报记者前往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发热门诊,寻访到正在撰写工作总结的潘玉佩。在电脑旁边的台账本里,夹着几张卷边的信笺纸。翻开第一张,是一封落款为华科大学生的感谢信。这位因胃病致消化道出血的17岁女生,在康复出院时用圆珠笔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:“因为住在抢救室里,我可以听到她们所有的声音……第五天,我可以喝白粥了。一碗碗白粥是她们端给我的。她们有的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有的是跟我年龄相当的小姐姐。她们每个人对我都很照顾,换班之后无一例外都会来问我,今天情况怎么样?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?你今天心情不错哦!她们还夸奖我‘很坚强’。摘掉600度的眼镜,我其实看不太清楚她们的相貌,但我可记得每位小仙女的声音。”
抢救室外的门廊里,是发热门诊的文化墙,既有锦旗证书,也有团建照片。文化墙上的潘玉佩貌美如花,就是一位小仙女。而经历各种考验后的她,在众人眼中更美了。这是一种有着坚毅之气的美。
(长江日报记者谢俊杰 谢东星 通讯员邹阳 吴雁清)
【编辑:余丽娜】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大武汉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:027-59222222。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kin0207@126.com